•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安徽高校

雕琢奋进中的阜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雕琢奋进求发展 不忘初心谱新篇

时间:2018年08月12日 信息来源:阜阳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消息中间讯】

     “风雨兼程一甲子,雕琢前行六十年”,作为阜阳师范学院历史最悠长的院系之一,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义务,周全进步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几代化学人的艰苦奋斗,虽几经更名,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雕琢前行。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学院现有化学(师范类)、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和复合材料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在校门生近1300人,已经成为皖北地区高素质化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化学相干科学技术研发的紧张平台。

坚持脚扎实地,党建引领学院发展

      学院党委在校党委果顽强向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间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中间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进一步激发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顽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赓续开拓全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学院党委先后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重作”专题教育等运动,深化理论学习,开展创新工作,雄厚党员学习教育情势,寓教育于主题运动,教育和指导党员切实做到政治合格、实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和发挥作用合格。2014年开始在门生党员发展中引入答辩机制,有用考查了发展对象的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进一步加强了发展门生党员工作的民主监督力度,提拔了门生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信度。这一创新行动先后被阜阳前锋网和安徽前锋网报道。此外,学院党委还创新“党课”情势,通过“微党课”主题讨论会,确立多个“微主题”,以“小切口”透视“大主题”,实现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情势和教育载体的创新,让门生党员在互动情景中受启发、得教育,改变了以往“向导讲,党员听”的单一模式,构建了多渠道的门生党员教育引领系统。有用落实“四个联系”制度,开展“送门生回家”运动,精准帮扶困难门生,提拔人才培养服务质量。结合专业特点,行使自身上风,在教工支部中开展“走进下层、促进产学研”主题党日运动,组织党员自动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将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现实生产相联系,促进了自身发展,进步学院的“产学研”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坚持以党建带团建,赓续激发青春正能量,积极搭建“化青春”论坛这一平台,约请着名校友、专家名人与大门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分享关于人生信奉的经验和领会,激励大门生树立精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指导青年门生听党话跟党走,在寻求理想信心的过程中,凸显出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呈现出积极向上、连合协调、务实创新的优秀发展局面。学院党委获评校级先辈下层党组织2次;3个门生党支部中,2个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辈党支部。同时还涌现出有校级良好党务工作者2人,校级良好共产党员6人。在全院师生的通力合作下,学院渐渐形成了“信心至上、教学优先、学院为根、师生为本、充实创新、包容进取”的价值取向,赓续为学院发展汇聚正能量。

坚持开拓创新,事业发展日月牙异

       学院把制度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中间工作,坚持制度建设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先后出台了《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学术分委员会章程》、《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研室管理细则》和《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外出脱产学习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33项,赓续进步管理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为学院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学院陆续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上取得庞大突破。目前,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间1个;拥有当代分析技术创新团队、光电功能复合材料研发中间、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创新团队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研究中间等4个科研创新团队。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对于进一步提拔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内涵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院科学研究能力赓续增强,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18项,总经费3千多万元,其中获得国家天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5项,承担阜阳市当局—阜阳师范学院横向合作科研项目26项,总经费982万元。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其中SCI论文314篇,包括SCI一区30篇,SCI二区96篇。期间,我院先生在《Angew. Chem. Int. Ed.》(1篇)、《Analytical Chemistry》(1篇)、《Advanced Materials》(2篇)、《Chem. Commun.》(2篇)等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取得突破并发表多篇论文,多数为我校首次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学院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9项,制订并发布安徽省地方标准2项。

      学院始终正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深入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讲一堂优质课、写一篇教研文、立一个教研项、获一项教学奖、争一名校新秀”为切入点,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已建成了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4人,专任教师4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6人,占35.6%;副教授15人,占33.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占82.2%。共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校 “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校 “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校级“中青年主干教师”1人。

      学院紧扣“皖北振兴”发展战略,努力建构合作交流新常态。依托“阜阳市—阜阳师范学院”横向合作项目,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种子集团、安徽颍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一帆香料有限公司、阜阳市欧尚建材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双向互赢的产学研合作,签订20多项研究协议书。通过科技项目的紧密合作,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安全和技术难题,镌汰了落后的生产工艺,加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进一步增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国内闻名科研机构及专家团队长期合作。2014年以来,学院先后约请国内30余位着名学者来校开展作学术交流,学院师生约1000人次参加了讲座。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维海教授、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左景林教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江云宝教授等着名专家学者,极大促进了我院对交际流的能力,提拔了学院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了学院学科的发展。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场地约10000平方米,共计95间各专业门类方向教学科研实验室,不仅为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服务,而且也承担了黉舍其他院系的教学义务。学院现共拥有各类本科教学专业设备仪器4459台套,资产总值3600余万,价值10万元以上的大型专业仪器60多台套,价值30万以上的特大型专业设备20台套。同时,学院充分行使信息化手段提拔管理水平,设备接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立网络化化学品出入库管理体系,为学院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学院秉承“厚德博学、自胜勤行”的校训精神和“崇实创新”的办学理念,赓续深化课程综合改革,在教学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义务,着力培养信心执著、品德精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自黉舍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院赓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进步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内涵建设,及时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术性、师范性、实践性”为特色的课程系统。目前,学院已经渐渐从单一的师范专业向应用型专业过渡,开设了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复合材料与工程等应用型专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进一步打下基础。材料化学专业成功申报成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化学专业获批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化学专业进入首批黉舍品牌专业建设计划。2014年以来,学院获批了安徽省庞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教育振兴计划)1项,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项,安徽省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批省级教研项目4项。

      学院把“人才培养”视为学院的“生命线”,赓续强化本科教学队伍,赓续提拔教学质量,夯实门生专业基础,正视培养门生综合能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促进门生周全发展,赓续进步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至今,共考取研究生308人,考取率为46.03%。本科生申请获批国家级“大门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1项,省级39项,参与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学院还积极指导、鼓励并组织门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优秀成绩。2014年以来,获得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良好奖1项,安徽省高等黉舍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安徽省通俗高等黉舍大门生化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1项,获得安徽省大门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获得安徽省“互联网+”大门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3项。

      回首曩昔,我们倍感骄傲;瞻望将来,我们充满自傲。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将继承深入学习体会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确保党中间的决策部署和十九大精神在学院落地生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黉舍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门生成长这个中间,寄托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凸起教学重心,把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有机融合,凝心聚力,雕琢前行,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建设一流化学学科,周全提拔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把我校建设成特色光显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力量!

(撰稿:盛良全  图片:陈水生  学院审核:乔瑞  宣传部初审:李祥  终审:张建)

上一篇:省委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督查组来我校检查引导工作
下一篇:光明日报阜阳师范学院市校融合,携手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
(作者:佚名 编辑:阜阳学院)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