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安徽高校

2018五一特辑“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劳动者的赞歌”系列之二不辞费力真情支出

时间:2018年05月16日 信息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编者按】办学40余年来,广大教职员工大力践行“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寻求杰出”的淮师大精神,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共同推动黉舍事业发展,涌现出了很多先辈劳动者。他们是淮师大精神的传承者,谱写了劳动者光荣、劳动者神圣的赞歌。2018年,我们也提出要学习宣传弘扬淮师大精神,着力开展好“寻访淮师大精神传人”主题运动。为宣传劳动者的先辈事迹,彰显弘扬淮师大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为黉舍内涵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校党委宣传部、工会继承推出2018五一特辑“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劳动者的赞歌”主题宣传运动。各下层党委(党总支)保举或我们发现的人选未必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都朴实无华、真实有力、扎实留痕、踏实见义。他们像一块块敦实的奠基石,支持黉舍事业发展大厦;他们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粒,装点黉舍事业发展画卷。他们在党务行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的优秀体现可圈可点、可敬可学,让我们随着报道的缓缓睁开,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感悟、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领略劳动者的幸福快乐,时时处处可见的正能量扑面而来温暖人心!

朱劲松:精准扶贫攻坚事 不辞费力始筑功

2017年4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间精准扶贫政策和省委省当局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我校党委决定遴派原滨湖校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现后勤服务与管理处副处长)朱劲松同道任淮北师范大学派驻砀山县葛集镇毛雷庄总支第一书记兼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保卫处李春燕同道任副队长,体育学院李洪生同道任扶贫专干。一年来,朱劲松与扶贫工作队同道一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自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毛雷庄村的脱贫工作支出了很多心血,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撑,得到了砀山县委县当局和我校党委果充分一定。

初识农村 克己奉公

朱劲松和工作队刚到毛雷庄村时,村里环境脏乱,垃圾污水随处可见。工作队员住在墙上有缝、下雨漏水的小平房里,连沐浴的地方都没有,生活特别很是未便。工作队在村里支起了灶台,本身种菜,朱劲松还客串担任了厨师,一日三餐本身脱手解决。一年下来,朱劲松的脸逐步地乌黑了,刚到任时满头的黑发中也显出很多的白色来。采访时,他体现出异于常人的自在与乐观,笑着说:“黉舍的同事见了我总玩笑地说,我越来越像农村人了。”他不在乎逐步增多的白发,不在乎日益乌黑褶皱的面庞,不在乎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只在乎每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情况,只要和农夫的距离越来越近,农夫的生活越来越好,他就倍感欣慰。

上任不久,朱劲松发现农村的现实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严厉得多。他敏捷进入角色,同工作队员挨家挨户地访谈调查,了解各个家庭的现实情况,和贫困村民面对面、心连心地发言,记录每户人家因何致贫、有何需求,并把这些内容认真整顿,形成细致的扶贫档案。22天的时间,工作队摸清了村里的状态:毛雷庄村共有1612户6033人,其中贫困人口204户385人,致贫缘故原由基本上是老弱病残。有了这些材料,他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同工作队和毛雷庄村两委委员、老党员一路协商详细的工作安排。在充分了解国家“扶贫十大工程”项目、十九大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因户施策,确定详细的帮扶措施。在帮扶单位、村两委及工作队的通力合作之下,2017年底毛雷庄村成功脱贫148户共292人,贫困发生率由6.51%降低到1.1%,毛雷庄村2017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

白驹过隙,天天的琐事如指间流沙在寻常的日子里静静曩昔,但那些温暖的回忆却存留于心头。毛雷庄的村民们善良淳朴。朱劲松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农村经验。村民们也十分配合他的工作,期盼着他能给村里带来新的发展、新的盼望。这使得朱劲松感受到肩头使命的神圣。

倾心扶贫 精准施策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朱劲松深感责任庞大。一年来,他把贫困户的事当成本身的事,把贫困村民当作本身的兄弟姐妹,真正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砀山梨驰名全国,隶属于砀山县的毛雷庄村有着大片的梨园莳植地。2017年,毛雷庄村的砀山梨产量虽然可观,但贩卖紧张滞后,优质砀山梨积压地窖,仅仅寄托传统贩卖体例出售砀山梨的收入远远不能知足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必要。朱劲松带领工作队相应国家产业扶贫政策,通过认真调研分析,对当地产业做了肯定的调整。他们号召一些有新思想、有劳动能力的人换掉了部分梨园,改种大棚油桃,并组织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从而带动其他贫困村民加入,一同走向脱贫之路。大棚油桃、老果园改造产业项目的发展使村民的亩均收入由原来的5、6千元进步到了近1.5万元。顺合时代发展转变,他们整改了原有的贩卖渠道,注册“毛雷果源”品牌商标,村民们的酥梨和在家自制的水果罐头,通过电商的途径出售,扩大了贩卖渠道。2017年10月,朱劲松和校工会和谐,由黉舍组织开展“教职工赴砀山金秋采摘”运动。工作队摒弃了歇息日,倡议黉舍教职工采摘、购买水果3万多斤,帮助村民贩卖黄桃罐头、秋梨膏等农副产品。2018年4月,在校工会引导倡议下,工作队和毛雷庄村两委积极筹备举办了“爱心购—毛雷庄村农副产品展销”,带来的2万4千多斤砀山梨、500多瓶秋梨膏、600多瓶黄桃罐头在黉舍教职工的爱心支撑下悉数售罄。

村容村貌一向以来是朱劲松惦记的事。他的心中,有一个建设鲜艳农村的美好愿望。毛雷庄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再加上村民的卫生意识差,美化村容、整改村貌成了工作队扶贫工作中的难题。进村伊始,尽管他采取措施,同村里18个贫困户保洁员一道清扫垃圾,因陈年垃圾太多,却仍然不能彻底消灭这些垃圾。镇里虽然给村里配送了垃圾桶、构筑了垃圾池,可用来应对一日千里的垃圾,这些设施的数量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带领村两委人员、工作队员和群众投入到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举措中,倡导村民“加强环境意识、养成卫生风俗,开展环境整治,共建美好毛雷庄”。他还亲自带领保洁员清理环境卫生,用他的“卫生标准”引导保洁员打扫整顿,改善农村垃圾、污水、茅厕“脏乱差”的状态。现在,毛雷庄村已“改头换面”,村容村貌跟他刚到任时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但是对于朱劲松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说:“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持久战!”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土路坑坑洼洼,农夫出行很不方便。朱劲松和村干部积极向县农委申请构筑乡下公路,争夺到建设资金500万元。然而部分村民在修路中的积极性却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高。修路这种工作,一旦牵扯到私人占据等利益题目,进程就会受到阻碍。施工时,工作队和村干部奋斗在一线,一遍一遍地疏导,一遍一遍地劝服。一年来,村里修了16条11公里的乡下生产公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通畅。

朱劲松始终把贫困村民的事当成本身的事。贫困户毛祥瑞瘫痪在床,儿子上学必要用钱,家中全靠妻子葛春丽干农活艰难维持家庭。朱劲松走访了解情况后,帮助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资金2万元,争夺了大棚油桃改造补贴3000元,争夺金融贷款5万元,雨露计划资助1800元。2017年,毛祥瑞的儿子毛凯杰考上了蚌埠学院,朱劲松向我校向导汇报,给予助学金2000元,并告知孩子到校申请国家助学金,解决了后顾之忧,使毛祥瑞一家看到了脱贫的盼望。村民是特别很是朴实的,当黉舍向导把助学金交到葛春丽手中时,她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毛凯杰淳朴地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肯定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帮助别人。”

不忘初心 任重道远

为了雄厚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念,工作队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朱劲松和校团委共同协商,并向黉舍党委汇报,为毛雷庄村民举办扶贫文艺汇演。2017年11月11日,我校联合毛雷庄村成功举办了“文艺惠民聚人心,精准扶贫奔小康”的演出运动。校大门生艺术团和音乐学院的师生一同到毛雷庄村进行文艺汇演,3000多人聚集在了村里的小学操场上,欢笑赓续、热闹非凡。该运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安徽教育网、腾讯频道和砀山电视台对文艺汇演进行了宣传报道。

校党委高度正视2017年10月17日的全国扶贫日,组织全校教职工和门生开展了扶贫捐款运动,募集捐款共104503.46元,将用于毛雷庄村的扶贫帮扶项目。针对毛雷庄村民中少数人不赡养老人,致使老人贫困孤苦的征象,朱劲松组织村民签订了“孝道扶贫协议书”,以督促后代依法履行赡养任务。六一儿童节,工作队组织开展“庆六一,做孝敬怙恃好少年”“六个一”等运动,让孩子为家长做力所能及之事,事后写感恩作文。这些运动受到了黉舍向导和村民的同等认可与好评。

在村里他是乡民心中的好干部,在家里他是孝敬怙恃的好儿子。生活少不了拮据与遗憾,对于朱松劲而言也不例外。2017年扶贫期间,他年迈的父亲不测跌倒,脊椎压缩性骨折,亟需家人照料,而他因扶贫工作繁忙,忠孝不能两全,无奈只能把照顾父亲的责任依靠给妻子、姐姐和弟兄。2017年10月13日父亲病逝,他匆忙赶回家摒挡完后事,又马上怀着沉痛的心情匆匆赶回村里继承工作。父亲是名老党员,他至今都忘不了父亲生前交代他的话:“戴顶草帽,拿条毛巾,把组织交代的事做好”。他常常感触,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农村,把扶贫工作做好,是对父亲最大的想念,是尽最大的孝道。年近80岁的老母亲身体孱羸,每逢节沐日返淮,朱劲松总是晚上在母亲家住一宿,或开车带母亲四周转转、散散心,把对父亲的忖量和愧疚,加倍转化为对母亲的爱。

功夫不负故意人。一年来,扶贫工作队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支撑和组织的认可。2018年3月,毛雷庄村被中共砀山县委、砀山县人民当局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先辈村,朱劲松也被中共砀山县委、砀山县人民当局授予2017年度脱贫攻坚“良好遴派帮扶干部”的荣誉称号。

在采访过程中,忽然有一个电话打进来,朱劲松匆忙地起身,又要赶去工作了。原本喜好业余时间写字画画的他,因为工作繁忙,都没偶然间做这些了。他说他目前最大的理想,就是“到2020年在任的三年期间里,帮助毛雷庄村脱贫,让农村变鲜艳。”一身工装,一个旧布包构成了一个远去的背影,对于朱劲松和工作队而言,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 文:赵颖 周慧 / 图:袁祺煜  张妮娜 / 审核:王朝阳 陶元春 吴守宝 )

高再兰:发奋图强 宁静致远

“天行健,正人以发奋图强;地势坤,正人以厚德载物”“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两句诗恰好能概括高再兰先生。工作时,她如统一位博学的正人,寻求真知,苦苦求索;生活中,她又如一位闲适的雅士,憧憬简单,寻求平淡。

自进入大学教学以来,高再兰先生一向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语言之妙,其妙无限。而研究工作的乐趣在于,能够赓续的发现这些‘妙’,并去解答这些‘妙’。”正如高再兰先生所说,她对语言的爱好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二十多年前的高再兰先生,将热情装满行囊,渴望去西部,开创属于本身的一片寰宇。然而阴差阳错,她并没有如愿去到那苍茫的戈壁沙滩,仿佛是上天的安排,这个浑身充满力量的女孩来到了淮北师范大学(当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开启了她的语言学研究旅程。

而语言像是茫茫的星空中那些一直闪烁的星星,吸引着高再兰先生继承向前奔跑。之后,她相继攻读了汉语言笔墨学硕士学位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在任教期间,高再兰先生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一样平常项目、中国语言资源珍爱工程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词典编撰工程等。

“做研究当然是很累的,但研究过程也并不是无乐趣可言。”在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高再兰先生参与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当代汉语详解词典》的编撰工作,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作期间,每周的meeting(讨论会)大家汇聚一堂,相互交流、探究,畅所欲言。“气氛分外宽松。讨论开始前同事们都会拿一些吃的出来,都是我们组里那些出差的人从各个地方带来的特产。大家就这么吃着、聊着,慢慢地就聊到了那些学术题目。如许的氛围彷佛很容易打开大家的话匣子。”当然,每个项目的完成都会对该学科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对学科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研究时,高再兰先生像是上了发条的时钟,满是动力地、严谨过细地完成每一步工作。在教学中,她却是另外一个样子。文学院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吴淼同窗如许评价道:“高再兰先生不是那种刻板或者过于严峻的先生,她对待门生认真负责,门生也觉得她很亲切。”文学院2016级文秘专业胡坤同窗也说:“高再兰先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先生。她对我们有很强的责任心,经常对我们谆谆教导,培养我们对学科的爱好。”

对于教学,高再兰先生认为,不仅是门生学无止境,作为教师,同样也该教无止境。教学不仅必要知识、内涵,还要有教学的技巧和艺术。课堂上的高再兰先生与门生站在一路,从门生的角度去思考题目。“有的同窗对《当代汉语》有肯定的隔膜和不适应,高再兰先生还坦怀相待地说,本身昔时初学时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借此给予同窗学习的信念。”文学院2016级文秘专业胡坤同窗还提到,高再兰先生一样平常不会直接宣布题目的答案,而是先给同窗们充足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导同窗们一步一步接近答案,所以课堂教学服从较高。正是如许,高再兰先生不仅从研究中满载而归,同时也将本身的收获幻化成春雨,温柔润泽着她的门生们。

海水碰到礁石时,总会激起浪花。所有的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研究、教学中高再兰先生也碰到过很多困难。“战胜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回避。”在研究中,和所有研究人员一样,高再兰先生也会碰到许多临时解决不了的题目,整宿整宿地睡不着。但礁石并不能阻碍海水的前进,高再兰先生不会选择将题目放任不管,而是采取措施,如借助参考书、参加会议等探求启发来解决题目。“既然碰到题目,那么就肯定不能退缩,并且要从各个角度,一直思考,追寻答案。”高再兰先生同时透露表现,她也是经历过不知如何教到如今能与门生怜悯同理的一个教学的过程。期间,也有很多前辈、同事帮助她战胜种种困难。“我会去听讲得好有经验的先生的课,私下里也经常和同事们讨论教学研究题目,而大家也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本身的心得领会,本身摸索的小经验、小技巧。大家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我特别很是感谢他们。”

幸福生活,宁静致远

如俗语所言,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总有支撑他(她)的家人们,高再兰先生快速成长的事业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撑。“在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育是最紧张的,多亏了孩子父亲的知心帮助,我才能把重心放在研究上。”高再兰先生不仅专注于研究,同时还工作在教育一线,平时生活中,先生的丈夫自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孩子教育。工作之余,高再兰先生也指点孩子的语文和英语,正是如许一个协调氛围的家庭,给予了高再兰先生特别很是壮大的精神支柱,支持着她走到如今,并将继承支撑着她往前走。

“当初在外肄业,很费力,因为回家少,对家人十分留恋。每次离家,我都会紧紧抱住孩子舍不得放手,而每次回家,小家伙也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外出肄业那段时光,也是高再兰先生和家人星散的时光。提起那段时光,高再兰先生对孩子心怀愧疚。“那时孩子只有几岁,虽然不舍孩子,但是机会只有一次,孩子父亲说:‘去吧,机会难得,孩子我能带。’所以权衡了很久,照旧选择了出去深造。”那段时间高再兰先生虽然远在北京、天津、香港,只要偶然间就把孩子接曩昔相聚,平时放假也会立刻回家。“有次孩子父亲和孩子开打趣说要在门口敲锣打鼓妈妈才能回家,效果孩子真地就在门口打起鼓来。”这大概是趣事,大概是打趣,但这也是一位小童对母亲的忖量,是高再兰先生外出肄业时对家人的忖量和不能陪伴在身边的愧疚。用高再兰先生的话来说:“我如此地努力学习工作,不光是为了本身,也盼望能做孩子的榜样,让她在心中为我骄傲。”

生活中的高再兰先生如同她这小我一样平常,简单、快乐。天天夙起,打会儿排球。其他休闲时间,会和丈夫一路做家务,陪孩子一路学习,或者和同伙逛逛街。做本身喜好的事情,努力享受当下。“我一向觉得工作和生活是不冲突的,只要你合理安排,它们就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路。” 除了排在日程上的教学工作,科研对于高再兰先生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教学和科研占用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我还要用一小部分的时间来教育孩子,陪伴孩子。但我也肯定会挤出时间来进行活动。”高再兰先生酷爱活动,她喜好打排球、练瑜伽,还在学游泳。她说:“教学和工作都要有好的身体和心情,而活动能带给我这些。”

发奋图强、宁静致远的高再兰先生将工作做成了快乐的样子,把生活过成了幸福的状况。她说:“在工作中建立一个一个小目标,每一次的实现都是一种成长,每次做研究获得成果的时候都是对本身的一定,能看到本身的赓续进步,有成长才有热情,有热情才会快乐。而生活要寻求简单寻常,所有包袱都要放下来。”

这是潜心工作的高再兰先生,是热爱生活的高再兰先生,也是享受生活的高再兰先生。她将工作谱成一首美妙的歌曲,时而激进,时而幽柔;将生活画成一幅水墨,简单却又精彩。世人讴歌好汉,认为好汉救济了世界,但正是世界成就了好汉。在淮北师范大学里还有许很多多像高再兰先生一样良好的教师,也正是淮北师范大学给了他们如许一个显现的舞台,才更好地成就了他们的光彩!

附简介:高再兰,1999年从淮北师范大学(当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卒业考上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2002年卒业并回母校工作。从2002年开始在中文系担任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已超过15年。15年期间,2006年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访问一年,2010年去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去香港城市大学访问,2013年去北京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去香港理工大学工作。2015年回母校工作。2008年评为副教授,2016年评为教授。已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语言珍爱工程项目2项,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庞大项目1项。

(文:徐荣嵘  李洁 / 图:李宁  徐硕 / 审核:王朝阳 陶元春 吴云 )

郭振:责任在心 扎实做事

推开综合楼604办公室的门,一个伏案工作的背影映入记者的眼帘。走近,一个面带笑意、和蔼可亲的形象出如今记者的面前目今。一番交谈之后,记者发现,“丈夫无苟求,正人有素守”这一句话仿佛就是对郭振先生最好的解释。

郭振,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专职教师、兼职指点员,从事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的教学工作。自2012年7月入职以来,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如春风化雨般教诲门生,2015年被评为“淮北师范大学良好指点员”。

“竭尽全力 助你翱翔”

非师范类日语专业是郭振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专业,但是出于对教师工作的喜好,卒业后的郭振选择遵从心里,进入淮师大成为了一名教师。非科班出身,不可避免地会在教学中碰到各种题目,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一方面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汲取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总结自身,在教学中一步步摸索,最终形成了一套本身的教学体例。

“爱好,永久都是最好的先生。”郭振说道,“要竭尽全力地去指导门生走向学习。”课下,郭振常常会通过与同事之间的探究以及本身的努力探讨,赓续地改动教学体例、完美教学内容,力求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变得生动且故意义。

课堂上,通过讲述日本文化、日本近况以及拓展知识来源的方法,来引起班级同窗的爱好,再进一步过细地讲解知识点。同时,根据课堂内容设置语境,同日本的习惯、文化相结合,以情景对话的体例来达到加深记忆的结果。与此同时,郭振也会选择门生感爱好的课题,通过让门生分组预备资料,上台展示所做PPT,并在结束后根据门生的体现予以点评、引导。

“一篙松劲退千寻。”语言看重细水长流的过程,而基础知识的记忆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要求,郭振选择了听写这一简单有用的体例作为检验的途经。除此之外,郭振的课堂还有一个特点----课堂提问必不可少。他笑着告诉记者:“许多同窗下课后都对我说‘郭先生,上你的课真得是高度严重,不敢走神’。”对于如许的课堂结果,以及看着同窗们一每天地提高,郭振由衷的欣慰道:“语言,讲究的是实用性,语言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如今能让他们多掌握一点,未来走出校园才能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郭振先生对工作可谓是精益求精,备课极其认真,课前查阅参考资料,预备很充分。”信息学院的教师李晓萌作为郭振先生的同事,对郭振先生“对待门生、对待工作特别很是认真”印象深刻:不管是哪个门生来咨询专业或考研题目,他都会耐心为门生解答,给每位门生最明确的建议与鼓励。

记者观察到,郭振先生的办公桌上整划一齐地摆放着好几本备课笔记本,掀开备课本,上面修改的痕迹覆盖在本来就记录的密密麻麻的字上。郭振先生告诉记者,他一向坚持对本身的备课本进行新知识的添加和完美,“也是盼望本身的课能得到门生的认可吧。”郭振笑着说道,“予人一壶水,本身就得有一桶水。”他的办公桌上也一向摆放着一摞书籍,平时会抽出时间阅读,学习更多的知识,只为给予门生更多的帮助。

在郭振心中,教学与做科研是同样的紧张,“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两者都要兼顾。”记者了解到,在完成教学义务的同时,郭振也积极从事专业研究和教学研究,目前承担一项省级教研项目。

心怀善与爱,总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信息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的魏俊说:“郭振先生很耐心,每次听写后都会挨个指出其中的错误。” 他同时提到,郭振先生讲课方向性很明确,课堂上严重与趣味并存,门生能学到许多东西。

“我甘为阶梯,只盼望将门生捧高,他们能获得成功,那就是最大的知足!”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郭振心里的想法,一个“一万个感谢都抵不上门生的成功”的美好期望。

“亦师亦友 伴你成长”

“事不逃亡,勇于担当。”虽然入职时是专职教师,但面对信息学院教师少、门生多的实际情况,郭振自动承担起指点员的重任。面对半道接手2011级英语专业和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班级的困难,他没有撤退,而是选择向有经验的同事多多请教。“昔时同办公室的张付田先生和张大军先生真地给我许多的帮助,很感谢他们。”郭振回忆道。

润物无声,从2012到2018年,六年的积累沉淀让郭振熟悉到,不仅要做门生的师长,还要做门生的同伙,而其中度的把握则是极为关键的。

作为2017级物流管理和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指点员,在郭振看来,班委是他与班级的中心“桥梁”,通过班委可以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另外他也会与班级里的同窗定期交流,切身了解班级情况。他认为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的培养与形成是十分紧张的。”郭振反复强调着。作为班级的指点员,只有具有肯定的威信,坚持大方向,才能抓好班级学风建设。郭振告诉记者,他一向要求班级同窗每周一至周四到固定教室上晚自习,为的就是保持门生坚持学习的优秀风俗。同时,郭振也经常会到班级观察门生的上课状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窗,他更是经常与之交流,并指导成绩先辈的同窗帮助后进同窗。

“只有和门生交同伙,他们才能和你谈心。”郭振如许说道。他经常去男生卧室走动,关心门生的生活和安全题目,也悉心关心班级的运动安排,并积极参与运动。他努力与门生拉近距离,营造家的氛围,让门生感到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舒适。

郭振提到,他并不以成绩作为评价“良好门生”的唯一标准,“良好门生的学习成绩固然紧张,除此之外还应该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意识,有集体荣誉感。”同时,郭振也经常鼓励门生参加社会实践运动,多参与班级集体运动。他盼望在运动中增长同窗间的感情,培养门生的责任感,也期冀门生在运动中能更多地了解社会。

对于考研和就业题目,郭振强调要因人而异,“我不会偏执于哪一方面,要根据每个门生的不怜悯况而定。”无论门生是选择考研照旧就业,郭振都会尽本身最大的努力给出最贴切的建议。

信息学院2017级物流管理专业的李孟飞说:“郭振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军训时,多次来操场观看我们军训,给我们安慰和鼓励。” 对于郭振来说,最难忘的事莫不过是门生卒业时那份割舍不得的情感,“只恐,此去无归年,再会无相期。”说的就是这种感情吧,最令他欣慰的当属卒业后的门生仍联系他,一路谈谈工作,谈谈生活,拥有只属师生间的温馨。

“作为指点员,怕门生有事情联系不上,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郭振如是说。就是如许的郭振,在师长与同伙中变化身份,只为做出更好的决定,只为更好地照看每一个门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才。

“快乐工作 走进理想的生活”

“把工作当做乐趣,在我看来,工作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郭振喜好和门生在一路,如他本身所说,和门生们在一路本身也会变得年轻和富有活力,再大的工作压力也会在面对门生时消减。

郭振告诉记者,去年他把家人从江苏接到了淮北,为的就是更好地教育、照料孩子,同时分担家人的压力。“孩子们有本身的爱好兴趣,我不会强迫他们学习不乐意学的东西。”提起孩子,郭振一脸笑意。在日常生活中,郭振十分看重言传身教,给孩子们做榜样,通过日常的举动教导他们做事要认真、专注、坚持。

平时,郭振喜好打篮球,并加入了信息学院篮球队。他认为和同事一路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融洽同事关系,促进工作的开展。同时,阅读也是郭振一向坚持的事情,路遥和贾平凹是他最喜好的两位作家,《寻常的世界》更是读了三遍,“淳厚而有力量”,作家笔下所描绘的农村情况是郭振曾经历的,“更能引起心灵的共鸣。”郭振感叹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郭振一向强调要扎实做事。这是他所坚守的,也是他所传授的。他可能很通俗,只是大学里的一名教师;但他又不通俗,他熠熠生辉。他守护着本身的本心。他将本身的理念播种在门生心中,只愿有朝一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莳花?”

(文:叶慈婷  陈月  张近 / 图:李宁 / 审核:王朝阳 陶元春 朱庆仁)

上一篇:黉舍召开门生工作会议
下一篇:校党委书记王磊到信息学院检查引导2018年专升本报名确认工作
(作者:佚名 编辑:淮北师范大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